下面我们来阅读下这个意见当中的详细内容:
上面的内容说的是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解释要一下。意思就是说这职工看病的费用可以全部算在个人账户上面,单位的就计入统筹了,来简单计算一下哦,比如你参保的时候,缴纳的费用基数是3%,那么按照1000元的费用来计算,那么费用计入个人账户的就是30元了。
然后退休之后的医保,那就是计入个人账户,统筹的按照3%的比例调整到养老金这块。
简单的看个例子,比如你退休当地的基本养老金是4000元,那么你可以享受终身医保的个人账户会计入120元左右。
对于现在国家为何推行门诊共济呢?
其实总结起来也就是几点而已。
首先就是要提高现在参保人门诊的报销比例,减少他们的费用支出。以前门诊看病都需要花自己的钱,扣自己个人账户的钱,现在可以进行一定比例报销,减轻看病的压力。
其次就是提高目前我国医保的使用率,医保改革之后是将原来单位划入的一部分钱转入到统筹基金里面,那样可以提高门诊共济的看病需求。
截至2022年底,数据显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已经有1.37万亿了,这相当于职工医保基金总额的30%以上。这么大一笔钱可能会越来越多,但同时,这么多钱的存在可能不利于医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要想提高门诊保障能力,就需要减少个人账户的存入金额,同时让个人账户的用途更广泛,比如让家庭共享账户,也可以考虑推行门诊互助制度。
根据上面所说,退休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和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有关,具体划入多少钱呢?
有消息称,随着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的改革,不少地方的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也会有变化。例如,以北京为例,退休人员当中70岁以下的就是划入100元,70岁以上的多划入10元,也就是110元。
按照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来划入,谁会受益呢?目前看来,如果某人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他们可能会从中受益。
比如说,有个退休职工某某,现在的养老金3000元(而当地平均值却在4000元),在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前,个人账户每月划入40元(按养老金的2%计算)。如果按照地区平均水平划入,就是60元,这样个人账户里的钱就多了20元。
有个有意思的事情,拿到终身医保的退休人员,他们在门诊报销方面一般比还在工作的人高大约5%左右(不同地方可能不一样)。这个提高的报销比例不仅减轻了退休人员看病的费用,还会让个人账户里的钱增加,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看病需求。
那么总结起来,医保门诊共济机制的改进对退休人员来说都是好事。我也想提醒大家,参加职工医保时一定要满足当地法规的最低年限,这样退休后才能享受到终身医保的好处。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