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地的社平工资、个人缴费水平、缴费年限、退休年龄都会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这些因素都和养老金呈正比,养老保险提倡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社平工资越高、个人缴费水平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年龄越晚,可以领到的退休金也就越多。个人缴费水平指的是在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300%自主选择缴费档次,选择100%的缴费档次也就意味着是按照当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资进行缴费。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十五年,当满足十五年的缴费年限但是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选择继续缴纳,缴纳的时间越长,退休金也多。我国目前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职工退休年龄50岁,女干部退休年龄55岁。60岁退休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55岁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70,50岁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95。下面举个例子计算养老金:假设刘某和王某都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刘某所在地的社平工资是8000,王某所在地的社平工资是7500,他们都选择100%的缴费档次,刘某缴费年限是20年,王某缴费年限25年,都在年满60周岁的时候办理退休手续,那么他们每个月的退休金分别是:
刘某:
基础养老金=(8000 8000)÷2×20×1%=1600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8%×12×20÷139=1105
刘某每个月的退休金是1600 1105=2705元
王某:
基础养老金=(7500 7500)÷2×25×1%=1875
个人账户养老金=7500×8%×12×25÷139=1295
王某每个月的退休金是1875 1295=3170元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