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设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8000,工龄40年的刘某按照60%的缴费档次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12年),工龄35年的程某按照100%的缴费档次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7年),都在2024年满60周岁的时候办理退休手续,他们的退休工资分别是:
刘某:
基础养老金=(8000 8000×60%)÷2×40×1%=2560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60%×8%×12×40÷139=1326
过渡性养老金=8000×60%×12×1.3%=749
刘某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是2560 1326 749=4635元
程某:
基础养老金=(8000 8000)÷2×35×1%=2800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8%×12×35÷139=1934
过渡性养老金=8000×7×1.3%=728
程某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是2800 1934 728=5462元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程某每个月的退休金比刘某多了827元。
2、假设王某在a地工作40年,a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7500,曾某在b地工作35年,b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8500,王某和曾某都是按照100%的缴费档次缴费,在2024年满60周岁的时候办理退休手续,那么王某和曾某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分别是:
王某:
基础养老金=(7500 7500)÷2×40×1%=3000
个人账户养老金=7500×8%×12×40÷139=2072
过渡性养老金=7500×12×1.3%=1170
王某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是3000 2072 1170=6242元
曾某:
基础养老金=(8500 8500)÷2×35×1%=2975
个人账户养老金=8500×8%×12×35÷139=2055
过渡性养老金=8500×7×1.3%=773.5
曾某退休后每个月的退休金是2975 2055 773.5=5803.5元
通过计算可以看得王某每个月的退休金比曾某多了438.5元。
综上所述,40年工龄和35年工龄养老金差多少需要根据实际的缴费情况进行计算,计算养老金时不能只看工龄,盲目地认为工龄越长退休金越多,除了缴费年限,养老金计发基数以及个人缴费水平也在影响着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但是不变的是,养老保险提倡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水平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可以领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专业资讯。